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知识产权已成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做好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必答题”。
当前,长春新区覆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的服务体系的知识产权生态小镇已经全面落成。
知识产权生态小镇集聚哪些业态?未来,还将如何建设?
作为吉林省唯一一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长春新区自承担长春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任务以来,以知识产权服务大厦为核心,融合长春知识产权法庭和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长春新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新材料、光电信息、数字经济三个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支撑长春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等多重国家战略,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核心竞争优势注入新活力。
目前,长春新区知识产权生态小镇已经集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97家,提供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占全市的90%以上,服务范围覆盖全市75%以上创新主体。
同时,为强化信息手段,提升服务能力,长春新区还建成了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达2081个,其中单位用户925家,入库知识产权专家155人,上架企业专利交易信息4282项。
长春新区与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建的东北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汇聚国内外专利、商标、文献、标准、法律文书、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等超过4.2亿条数据资源,为创新主体提供多种方式的检索、统计、浏览、下载、分析、布局、预警等功能。
东北三省首家知识产权法庭——长春知识产权法庭坐落于此,近两年来,长春知识产权法庭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409件,审结4290件,结案率97.3%,与东北地区首个知识产权执法稽查分局和省市两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创新主体提供集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综合服务。
长春新区出台了《长春新区知识产权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了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政策奖励体系,通过成立吉林省知识产权行业自律联盟,推动区域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树立质量意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截至今年5月,长春新区拥有有效专利27046件,占长春市28.41%,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2272件,占长春市40.57%,两项指标均位居长春市首位。
未来三年,长春新区知识产权生态小镇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力争达到120余家,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达到1200余人,知识产权平台注册用户可达到2500人,依托平台开展知识产权助企服务万余次,打造“创造水平高、运用模式有效、保护环境完善、管理体制顺畅、服务能力突出”的知识产权强区,形成立足新区、聚焦长春、服务全省、对接全国、辐射东北亚的区域知识产权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