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个多月的实践活动,长春新区领导干部亲身体验办事的堵点、卡点、难点,以“用户思维”倒逼政务服务升级,以“脚下沾泥”替代“纸上谈兵”,累计跟进278个事项,找出483个问题,81.6%当场整改,217项流程得到优化,形成了“真换位、深体验、实整改”的闭环,让行政服务更高效,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显著提升。
脚下沾泥身上有汗:一线换位破解真问题
“我当快递小哥一天才送80个件,就走了14000步。”党群办丁冉换位一天快递员后说,他们不仅要承受体力劳动的压力,还有背负派件时效、客户投诉、充电焦虑、以及社保、交通事故理赔等心理压力。
换位不仅是要与快递员共情,更要为他们提供切实的帮助。在党群办、工会以及社区等部门的联合下,长春新区第一家“骑士港湾”工会服务站在中商·世界里购物中心成立。此外,新区有2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起“骑手驿站”,充电桩、饮水机、急救包一应俱全;还有部分社区老年食堂对快递小哥开放。
“当了一天销售员,才明白企业推广有多难。”党群办徐婧航化身小白机器人销售员后,主动为企业申请在新区规划展馆开辟产品展示区,并在日常的讲解中,帮助企业“带货”。
“换位”不是目的,而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只有让政策 “接地气”,发展才能“有生气”。
新风种子萌芽:从“一时之变”到“长久之态”
干部作风始终是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这场“换位走流程”实践,最终指向的是要让干部从“坐而论道”变为“起而行之”,从“文件里找答案”转向“泥土中寻办法”。
机关党委书记周丛红看在眼里:年轻干部们的变化最是鲜明。过去有的习惯“到点下班”,对企业诉求“敷衍应付”,等着“文件”去执行;如今跟着外卖小哥跑遍街巷后,笔记本上记满“调查充电桩分布”“骑手休息站”的待办事项;曾经对着审批表机械签字的干部,在体验企业办事员办手续后,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打通数据壁垒。
如今在长春新区,“用户思维”正取代“文件逻辑”:审批窗口碰到“按规定不行”时,主动帮忙想办法“怎么才能行”;政策兑现由企业来申请变成主动上门送服务……这是新区干部从“怕担责”到“敢担当”的作风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