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202009月15日

投资热线:0431-81335626
政务服务:0431-80786777

搜索

搜本站
首页

新区动态

东北三省唯一入选城市区域
长春新区获评“2023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区域”

10月11日~12日,“2023(第十届)苏商发展大会暨江苏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论坛”在南京举办,长春新区获评“2023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区域”,系东北三省唯一入选城市区域。

“2023年度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系列征选活动由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主办,围绕营商环境、投资政策、主导产业、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生产基本要素等方面,面向全国部分行政范围内县(市、区)级及以上城市,征集江苏省制造业外拓投资的推荐首选承载地。经组委会初评、复评、终审等环节层层评审,最终从120个申报城市中遴选出21个城市正式入选。会议期间,长春新区招商负责人、长春智慧法务区管理办公室主任韩庆福带领长春新区招商小分队积极对接目标企业。在前期针对参会企业名录进行充分摸底、筛选出符合长春新区产业方向企业的基础上,靶向对接了天工国际、中电环保、江苏海投、拓攻机器人、函数集团、高华科技、星云软件等30余户企业,邀请部分企业择期到长春新区考察。会后,长春新区招商团队赴药仓通、中安半导体、百音高科等企业招商洽谈项目合作事宜。

看好长春新区、投资长春新区、深耕长春新区,是长春新区“引力”最直接的体现。近年来,长春新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聚焦创新型省份战略任务,勇担国家自创区建设使命,坚持科技引领、创新为魂,厚植创新基因、筑牢创新底色,不断以新技术催生新产业、推进新发展,初步走出一条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

主导产业集群蝶变升级。着眼构建“311X”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高质量打造长春药谷、光谷、新材料基地“两谷一基地”,“四上”企业601户,规上工业企业192户,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8户、中国500强企业37户、央企11户。

创新创业源泉充分涌流。先后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长吉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国家级研发机构5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占全省55.6%,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占全省87%,博士、院士工作站占全省40.4%和35.7%。联合吉林大学、光机所、应化所等大校大所,打造“环吉大双创生态圈”“环北湖科创生态圈”、北湖科学城,全省2家“独角兽”企业均在长春新区生成。累计引育人才17万余人,21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与20位院士达成协议。

对外开放合作活力迸发。长春新区辖内的临空经济示范区是东北唯一的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长春药品进口口岸获国务院批准。国际陆港获批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中欧班列(长春至俄罗斯)正式开通。长春新区持续探索“南拓北进东优”的区域合作模式,向南与永春镇共建长春永春国际生物医药城,向北与中韩示范区合作建北湖科学城,向东与兴隆综合保税区协同发展。

营商环境水平区域一流。长春新区连续6年被评为吉林省营商环境建设标兵单位,紧紧瞄准“东北最优、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目标,实施“标准地+承诺制”“新型产业用地(M0)”“跨省通办”等一批务实管用、能复制可推广的首创性独创性改革。新区高质量高标准地提升服务颗粒度、部门服务精准度和多维服务创新度。

城市功能品质不断优化。长春新区累计建成总长度345.5公里的市政道路186条。与吉大、东北师大等名校开展合作办学,建有中小学19所24个校区。建成5所三级医院、387个医疗机构。长春新区正乘势而上为辖内百姓锻造宜居宜业的品质生活。

    多年的发展建设,让长春新区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加速向好,长春新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积细流以成江海,累抔土而成泰山。长春新区将与广大客商、投资者相向而行,共同书写更多合作共赢的精彩故事。

初审: 复审: 终审:

吉ICP备12000556号-5 吉公网安备:22010302000245号

吉ICP备12000556号-5 吉公网安备:22010302000245号

返回顶部